
我們對食物的熱情體現在細節上

提到美食,你腦海中會出現什麽?或許是一塊美味的牛排、一份爆米花,或是一個蛋糕……這時,你的嘴角可能不由自主勾了起來,腦子裏出現了自己喜歡吃的美食的畫面。僅僅想象美食,我們就已經足夠快樂。那麽,當我們真正享用時,又會發生什麽?當我們享受美食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它是一種「快樂因子」,讓人快樂並迷戀。豆類、魚類、肉類等許多食物都富含酪氨酸,這有助於多巴胺分泌。
其實,美食之所以讓我們快樂,並不僅僅因為食物本身,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比如,在不同環境中食用,我們會產生不同感受。
美食與人
研究者曾發現,經常在社交場合吃飯者更快樂,對生活更滿意,也有更多可以依靠的朋友。另一項研究也表明,和他人分享食物可以增加幸福感。所以,下次你若心情不佳,不妨找個好友一起享受美食,畢竟,沒有什麽事情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此外,選擇一家服務感滿滿的餐廳或許也能讓你更開心,因為就餐時的服務儀式感與就餐者的幸福感之間存在不可忽視的聯系。試想,當你走進餐廳時,服務員就熱情歡迎你,並引導你到喜歡的作為就坐,然後為你送上茶水與小點心,向你介紹餐廳的主打菜;用餐過程中,服務員不會過度打擾你,但你有需要時他便會馬上出現……這樣的情景是否讓你心情愉悅呢?研究表明,用餐時的服務儀式感越強,消費者在與服務人員互動的過程中就會體驗到更多積極情緒,更願意互相表達情感,由此體驗到幸福感。
美食與環境
這個四合院餐廳有包間和酒吧間,酒吧間墻面刷成全黑,放了深色皮椅和嫩綠色天鵝絨靠墊……餐室的頭頂上方竟然是玻璃底的金魚池,這讓陽光可以透下來,天花板上掛著金屬裝飾片反射光線,整個房間金光閃閃的……我也註意到一些細節,比如洗手間的藍色馬聚壁紙和條紋亮皮座椅……我們坐在用藍色絲絨簾子與大餐室分開的小包間裏,裏面有巴洛克風格的水晶吊燈和Bose音箱。
——《尋味中國》
令人心情愉悅的美食不僅美在口味,還美在周圍的環境。享受美食的環境也會影響美食帶給人的愉悅體驗。
2020年發表在《Foods》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在有著多種感官刺激下的環境中進餐能夠讓人更加開心。比起在普通環境中用餐,在被大自然投影、小鳥的歌唱以及香橙味環繞的環境中進食沙拉的參與者,更多地用快樂這個詞描述自己飯後的情緒狀態。食物體驗本身是多感官的,而豐富的環境包括聽覺、視覺、嗅覺刺激可以讓進食變得更加愉悅。
而不同的用餐環境也會引發不同的情緒感受。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參與者在實驗室、咖啡廳、大學學習區和城市公交車站吃巧克力冰淇淋,結果顯示,在咖啡廳吃冰淇淋可以產生最積極的情緒體驗,參與者也更多品嘗到可可與牛奶的甜蜜芬芳。而在城市公交車站吃冰淇淋的參與者反而只感受到苦澀與燒糊的味道,並體驗到負面情緒。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無論與愛人、親人還是友人共享美食都會讓我們更加開心,充滿儀式感的就餐過程也能讓我們品嘗出幸福的味道,而在鳥語果香中進食會讓我們食之有味……看了這麽多吃得更開心的方法,你是否已經躍躍欲試了呢?
master
15 6 月, 2023